close

超優惠商品進入購物請點此

法國大革命~20點

起因:

1.社會政治的不平等



十八世紀末期,法國的社會政治地位很不平等。主要有三個等級:第一等級是教士,第二等級是貴族,第三等級是平民。第一、第二等級是統治階級,他們的人數僅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二,卻擁有全部耕地的大半,享有政治、經濟等方面的特權。法國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口屬於被統治的第三等級。其中境況最悲慘的是農民,他們約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,但只佔有耕地的百分之三、四十,大多數人無地或少地可耕。農民不但要向領主繳納沉重的賦稅,向教會繳納什一稅,而且須承擔種種封建義務,受各色名目的敲詐勒索。



2.政府敗政的破產



在路易十四末期及路易十五時代,法國政府的財政情況已日趨惡化。由於連年對外征戰,宮廷揮霍無度,造成長期的國庫虧空、債台高築。法國的財政狀況到1789年已瀕臨崩潰的邊緣。



3.啟蒙思想的影響



法國是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發源地。專制極權的強固和社會矛盾的尖銳,催生啟蒙思想,而啟蒙思想,而啟蒙思想又反過來推動反封建、反專制運動的爆發。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,這就大大推動法國人民反專制、為自由而鬥爭。在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後不久,震撼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終於爆發了。

經過:

法國大革命之經過

(1) 三級會議

(2) 國民會議:制憲會議

A. 革命開始:1789.7.14陷巴士底監獄

B.人權宣言

C.外力干涉

D.路易16下台

(3) 立法會議

A. 外力干涉:法敗

B. 監禁路易16

(4) 國民公會

A.共和

B.處死路易16

C.恐怖統治(結束-羅伯斯比爾死)

D.外力干涉:法敗

(5) 督政府

A.依憲法成立

B.五人領導

結果:成立督政府

影響:

法國大革命除了結束法國的專制政治外,還帶給歐洲人民兩個重要信念,一、民族主義,二、自由主義 ,這兩個信念成為引發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,對後世影響深遠。自由和民族主義

[自由主義]提出所有人生來也是自由和平等的﹐並應擁有言論﹐出版和宗教信仰的自由。

[民族主義]則主張人民應只效忠任何一個統治者或政府﹐此外﹐人民更享有自治的權利。 上述兩個信念﹐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展開而傳遍法國境內每一角落。



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背景原因 民主思潮的影響:由於受 "英國革命" 及 "美國獨立" 之影響, 民主人士亟思改革。



''2''社會經濟不平等:

1. 貴族、教士享有特權

2. 農民生活困苦, 除納重外, 尚須向貴族教士獻物。

3. 對外戰爭不絕, 財政困難



政治專制腐敗:司法黑暗, 政府可隨意拘捕人民。



導火線



緣起:財政困難, 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。

爭執:平民代表求制憲, 將 "三級會議" 1 改為 "國民議會" 2。由於不被接納, 平民代表自組 "國民議會" 發表《網球場宣言》 3。後法王被迫讓步。



1 三級會議:由貴族、教士、平民三種階級組成, 以階級代表為投票單位。 革命爆發──巴黎暴動



2 國民議會:以人數不以階級計票。



3 網球場宣言內容:國民議會正式成立, 國民議會的每一份, 非至法國的新憲法完成, 誓不分散。



起因:法王暗中調動軍隊, 向巴黎集中, 消息傳出後, 巴黎暴動, 民眾準備以武力來支持平民代表。



經過:暴動的第三日, 即1789年7月14日, 憤怒的法國群眾衝破囚禁政治犯的巴士底監獄, 此標誌專制王權的衰落, 自由力量之興起, 故此日被定為法國大革命紀念日, 亦為法國的國慶。



《人權宣言》:1789年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, 宣言共17條, 保障人民自由, 平等等權利。 其內容撮要如下:

1.人生而平等自由。

2.人民有參與及選舉立法之權利。

3.不可隨意扣監及剝奪人民財產。

4.人民可享有言論、出版及經濟自由。



十七、十八世紀保障人權之文獻:



(英) 1628年 《權利請願書》 (英) 1689年 《權利法案》

(美) 1776年 《獨立宣言》 (法) 1789年 《人權宣言》



法國大革命後之政局變化



1789 三級會議 皇權

1789~1791 國民議會 立法機構掌政

1792~1795 國民公會

1795~1799 督政政府 行政機構掌政

1799~1804 第一執政



法國大革命之意義



1.廢除舊有制度,建立以國民愛國心為基礎的近代民族主義;

2.發展以民權為主的民主政治,奠定以個人尊嚴為原則的人權自由與機會均等。

3.使君主專制破產,封建勢力崩潰,中產階級崛起。

請問:
第1共和.第1帝國.第2共和.第2帝國.熱月政變.霧月政變
的發生順序.內容與是誰主政?
恐怖統治是法國哪一個新政府改行的共和體制?

最佳解答

  • 發問者自選
回答者: 回答時間:
橘色焰火 ( 初學者 2 級 )
2008-02-29 21:42:12
[ 檢舉 ]

[ 快速連結 ] 其它回答( 1 ) | 意見( 1 ) | 評論( 0 )
發問者評價
有幫助
3q謝謝你用心的解答~
但可不可以切合題意一下
發表你的評價
你的評價
發表評價: 評價內容:
正面 普通 負面
發表 取消
馬上按讚  加入 Yahoo! 奇摩 知識+  粉絲團
001
回答者: 回答時間:
☆王盛~ ( 初學者 5 級 )
2008-02-28 13:42:11
[ 檢舉 ]
法國最早的根源大約在10世紀,查理曼帝國分裂;根據843年《凡爾登條約》,東部的部分形成現下的德意志,中部是在後來逐漸消亡的勃艮第,而西部則逐漸成為現在的法蘭西。經歷過與英國交戰足足116年的百年戰爭後,在15世紀末,法國逐漸地形成了一個中央集權制和君主專制政體的國家,直到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才推翻了封建制度及君主制,並開始逐步建立起共和制、推向民主制;法蘭西國家格言「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」(法語:Liberté, Égalité, Fraternité)這三個詞就是從法國大革命中來的。而且在1792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;直到1804年拿破崙成為法國皇帝,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(或稱拿破崙帝國),結束了短暫的共和國歲月。

其後,法國於1848年因在國民議會的另一次革命和推翻帝制的背景底下,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,並由路易·拿破崙·波拿巴擔任總統,直至1852年的帝制恢復。

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後,法國再次恢復共和制度(創立第三共和),並一度於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間建立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的專政政權:巴黎公社,但隨即被推翻。然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itjbe 的頭像
    uitjbe

    全民打棒球

    uitj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